消防通信员:火场上的“战地记者”

消防通信员:火场上的“战地记者”

facai369 2024-11-20 娱乐 230 次浏览 0个评论

消防通信员:火场上的“战地记者” 危险火场中的“逆行者”。姚玄羽摄

消防通信员:火场上的“战地记者” 废墟现场合力救人。黄鼎摄

本报记者蒋祖华

每年的11月9日是全国消防宣传日,而前一天就是中国记者节。一前一后紧挨着的两个节日,一文一武极致反差的两种职业,似乎只有一类人群能将它们集于一身——消防通信员。

他们总将自己置身火场,手中拿着的不是水枪而是相机,现场的抢险救援信息由他们记录和传递。他们总是将自己隐藏于集体中,记录消防员成长的脚步。近日,苏州消防救援支队举办了第六届消防摄影展,每一幅作品背后,不仅有惊心动魄的救援过程,更有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本期栏目走近消防通信员,了解这些火场照片背后的故事。

“逆行”队友的记录者

2023年12月的一天,昆山消防大队光电产业园政府专职消防救援队紧急行动,前往附近一处火灾现场,一个废品回收站起火了。通信员姚玄羽描述,火势十分凶猛,厂房随时有坍塌可能。一时间,火场周边多个消防站的近百名消防员汇聚于此,在指挥员的调度下有序开展救援。

去年4月,姚玄羽被分配到光电产业园政府专职消防救援队做通信员,这也是他职业生涯中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面。“这场救援持续了八九个小时,从白天干到晚上。”作为通信员,姚玄羽需要观察和记录救援过程,将现场情况实时回传到指挥部。在灭火救援过程中,姚玄羽记录下队友的英勇一幕。

“由于部分厂房顶部被烧得掉下来了,危险重重,我们不被允许进入火场内部,只能在外围压制火势。这时两个队友走到最接近厂房的地方架设水炮,准备出水灭火,这一幕让我觉得他们很勇猛,就赶紧按下快门拍下照片,起名为《逆行者》。”背景是即将坍塌的厂房、充满未知危险的火海,主题是两名消防员的身影。精妙的构图、鲜明的对比,《逆行者》也成为姚玄羽入队一年多来最满意的照片。

姚玄羽是山西人,今年21岁,喜欢记录和摄影。除了火场照片外,在训练之余,他还为队友们拍摄了许多写真。“有一张照片是4名同事和62米高喷消防车的合影,还有一张是队友在做绳索训练时的照片。”去年中秋节,队友的爱人突然出现在消防站。“他们是一对新婚夫妻,结完婚队友就匆匆赶回消防站,接下来他们近一年没见过面,中秋节他的爱人想给他一个惊喜,悄悄来到了消防站。”姚玄羽了解情况后,立即联系队友配合拍摄,记录下新婚夫妻久别重逢的相拥时刻。“我希望通过我的照片和视频,能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消防员的工作,从而重视消防安全。”姚玄羽说。

火场废墟中的创作者

“等我一下,我去换身衣服。”见到褚龙时,他正和队友训练。1994年出生的他不仅是一名“火场摄影师”,还是吴中大队龙翔路消防救援站的副站长。他的作品拍摄于今年9月16日,台风“贝碧嘉”登陆苏州那天。“那是我们应对‘贝碧嘉’肆虐的第一个警情。”褚龙回忆,当天中午,风变得更加猛烈,出警途中,10吨重的消防抢险救援车都被风吹得左右摇晃。一辆小轿车被倒下的大树砸到,车主发现后立即报警寻求帮助。

“那棵树有10多米高,树冠正好压住小汽车尾部。”抵达现场后,褚龙让队员们利用消防抢险救援车的吊臂将大树抬起,再用工具对车顶树干部分进行切割。经过近半小时的处置,汽车得以脱困。“实话实说,这是我入职消防11年来第一次在这么大的台风下进行救援,我心里非常紧张。”褚龙坦言,虽然台风到来前消防救援站已经做了很多准备,但此次台风的威力还是超出了意料。

这些年褚龙拍下的照片有很多,在苏州消防队伍里也有了些名气。他最喜欢的一张照片叫《击退火魔》。2024年6月吴中区一家塑料制品厂发生火灾,火被扑灭后消防员在进行扫尾时,褚龙拍下了这张照片。“现场大多数东西都被烧毁,好在房屋主体结构还在。当时是下午三四点,阳光正好,一束阳光照进火场废墟中,就好像一切又充满了生的希望。”褚龙说。

关键衔接作用的“活地图”

2021年7月12日,位于苏州市吴江区一处房屋发生坍塌事故。苏州消防部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救援。黄鼎是常熟市古里专职消防救援队的消防员,接到上级通知,他也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支援。“我们在7月12日傍晚赶到现场,迅速拉起警戒。我们立即开始用各种仪器和工具去搜救。”由于坍塌环境复杂,有些区域空间狭小,起重气垫等救援设备施展不开,消防员们只能用铁锹等手动破拆工具进行救援。“因为不知道被困人员埋在废墟中有多深,所以在一些容易造成二次坍塌的区域,消防员们只能徒手挖掘。人一拨又一拨不停轮换,一直持续到了第二天。”

这是黄鼎自2018年加入消防队伍以来,第一次执行跨区域救援任务。在最后一名被困人员被救出时,黄鼎迅速拿起相机按下快门,记录下这一瞬间:消防员戴着斑驳的手套,衣服裤子上沾着砖瓦碎屑,合力将伤者抬出废墟。“这次任务我基本都在参与救援,所以只在最后时刻拍了几张,用于汇报工作。”救援任务结束后,当地百姓见消防员辛苦,特意送来绿豆汤给大家解暑。在收队的路上,一位家长带着小朋友将消防员们拦住,给消防员们送来西瓜表示感谢。“我当时很感动,事情发生就在一瞬间,很遗憾没能拍下。”黄鼎说。

这些年黄鼎对工作和生活的观察细致入微,也正因此,他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与报警市民对接、引导大家抵达救援现场、迅速整理救援信息汇报,一系列工作流程让黄鼎成了队伍中的“活地图”,在处置警情时起到了关键的衔接作用。“通信员的无人机可以测温,所以有时候我会用无人机辅助救援。”黄鼎说。

作为和平年代里的“战地记者”“火场文书”,除了褚龙、黄鼎、姚玄羽以外,苏州消防队伍里还有许多通信员,在用手中的镜头和笔记录着不平凡的瞬间。他们用敢于探索的大脑拓展着消防宣传领域的新门路,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铮铮誓言。

转载请注明来自语言学习,本文标题:《消防通信员:火场上的“战地记者”》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