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进博会时间”。11月5日至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举办。本届进博会企业展继续保持36万多平方米的超大规模,共有129个国家和地区的3496家展商参加,国别和地区数以及企业数都超过了上届。
自2018年首次举办以来,进博会不断升级扩容,已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从第一届到第七届,进博会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作为国际公共产品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数据显示,本届进博会预计有297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来自多国近800个采购团体参展与会,数量创历届新高。持续上升的“进博会人气”与中国不断扩大高水平开放形成了双向奔赴。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进出口总额达到32.3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其中,出口18.62万亿元,增长6.2%;进口13.71万亿元,增长4.1%。前三季度历史同期首次突破32万亿元,各季度进出口分别为10.15万亿、11万亿、11.17万亿元,实现了季季过10万亿元。进博会举办至第七届,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也由2018年的30.51万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41.76万亿元,增幅达36.87%。这一进程中,进博会作为高能级的对外开放平台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当前国内外环境下,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的重要性空前提升,进博会的开放平台价值更加凸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办好进博会等重大展会。去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文件也明确提出,发挥好进博会等展会作用,培育一批内外贸融合展会,促进国内国际市场供采对接。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外部发展环境的变化及进博会本身能级的不断提升,进博会也被赋予了更多的价值功能。一些新的开放举措也在为进博会价值的发挥创造更便利的条件。如今年以来,中国积极促进人员交流交往,先后出台100多项便利外籍人员来华政策措施,持续优化入境免签、过境免签、口岸签证等政策。日前,外交部例行记者会透露,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4年11月8日起对斯洛伐克、韩国等9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
作为进博会的永久举办地,每一届进博会都是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在全球舞台亮相和展示的机会。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389.1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7%,总量继续领跑全国城市经济。对外开放方面,前三季度上海进出口总值3.17万亿元,增长0.03%,在全国各省、直辖市中位列第4。这些成绩表明,在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与全球的连接上,上海依然展示出澎湃的动能。这与进博会的连年举办相辅相成,也是上海参与全球竞争的底气所在。
本届进博会有一个重要的创新,就是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的整体框架下,首次策划举办上海会议活动,将共推出“1+2+89”场会议活动,为各参展参会主体搭建互动交流和合作平台。这些议题包括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培育外贸新动能、投资合作新机遇、优化区域开放布局、服务企业高质量“走出去”、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新型消费的趋势与前沿。这些都是当前中国乃至全球各国共同关心的重要议题,在进博会期间举办相关的研讨会议和论坛,将起到凝聚力量、强化共识的作用,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找到更多可行性方案。
举办进博会这样的全球性展会也是对城市综合服务能力的一次检验。今年筹备进博会,上海借助科技力量,紧扣数据赋能、信息整合、塑造以人为本的展客商服务体验,增强敏捷高效的管理能力,全面提升服务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此外,上海还在总结往届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推进便利举措再创新、再加码,由展会便利进一步延伸至商务便利,推动展客商“流量”变“留量”。
进博会作为连接国际国内的重要平台,一直发挥着引领消费潮流、丰富消费供给、促进消费升级的作用。而上海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中,主动发挥进博会的溢出带动效应,对于促进有品质、有潜力的消费增长同样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前三季度,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13.82亿元。积极扩展进博会对消费的促进作用,相信将给上海全年消费的企稳以及助力提振消费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从第一届到第七届,进博会的连续举办不只是展会规模的壮大、参展主体的增加,更是在助力扩大开放、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带来日益明显的“化学反应”。世界见证了中国扩大开放的诚意和全球合作交流不断深化的成果,也看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成长和不断推进开放、拥抱世界的努力。
转载请注明来自语言学习,本文标题:《进博会七岁了 “朋友圈”再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