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晚8点,天猫推出了“双十一”的第一波预售预热活动,比去年提前了10天。各大平台的直播主播也同步开启了预售活动。然而,不少消费者投诉称,天猫“双十一”预售产品比直接购买更贵,预售结束后立刻降价,导致“尾款人”变成了“韭菜人”。
在社交平台上,已有用户发布了预售前后实付价的对比图,确实出现了直接购买价更低的情况。这引发了消费者的不满,他们表示,为了凑满减、下定金,再定好闹钟提醒自己付尾款,结果一通操作下来还贵了几十块钱,只能再退款重新买,质疑预售的意义。
按照天猫发布的“双十一”活动规则,本次“双十一”主要分为官方预售和现货售卖两种形式。第一波预售活动从10月14日晚上8点开始,持续到10月21日下午6点,用户可以支付定金参与优惠活动。定金期结束后,预售商品只能直接购买。此前支付定金的用户需要在10月21日晚8点至10月24日晚12点前支付尾款,否则定金无法退还。
广东的消费者小林在预售开启当晚就下了定金购买猫粮、护肤品等商品。她认为预售肯定更便宜,但10月22日支付尾款后发现,同一天直接购买的价格反而更便宜。例如,猫粮的预售价格为321.41元,而直接购买只需308.31元;护肤品预售券后价为1535.95元,直接购买则是1523.64元。小林不得不先支付尾款再申请退款,重新下单购买,感到非常不满。
在社交平台上,许多用户反映类似情况,有用户称提前领券、付定金130元、付尾款870元,总价1000元,但直接购买只需895元。虽然涉及商品预售后价格涨幅不大,但这种行为让消费者感到被欺骗,质疑平台故意提高预售价格,迫使用户二次购买。
此外,还有用户反映虽然预售产品有价保,但在申请退差价时被商家拒绝。尽管提供了截图证明,客服却以系统计算无差价为由拒绝退差价,最终用户只能退款重买。
根据天猫发布的数据,在第一波预售开启的10分钟内,美妆行业多个品牌成交额破亿,服饰和数码3C行业的成交额也有显著增长。然而,火爆的背后,退定金的用户也不少。有博主发文称,大量用户在社交平台上分享退定金攻略,互相支招。
中消协发布的《2023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指出,电商平台预售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如“最低价”宣传不属实,预售商品不价保等。针对这些问题,天猫客服建议用户退款重新下单,并表示会尽量完善各种功能。
转载请注明来自语言学习,本文标题:《天猫双11预售价被指贵过直接购买 消费者感觉被割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