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群人,在源头守护长江

这一群人,在源头守护长江

facai369 2024-10-28 娱乐 891 次浏览 0个评论

新华社西宁10月26日电(记者汪伟、王金金、曹昌浩)长江的源头地区,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高寒缺氧的气候让人望而却步。记者近日走进这里却看到,志愿者、牧民……越来越多的人在高原小镇保护长江源生态。

这一群人,在源头守护长江 这是2024年5月26日拍摄的沱沱河风光(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今年60岁的徐燕“逆流而上”,从长江下游的江苏省无锡市,来到长江源头的唐古拉山镇,当一名环保志愿者。

唐古拉山镇位于长江正源沱沱河与青藏交通线的交会处,过往车辆、游客都要在这里进行补给。当地牧民告诉记者,过去有些游客、司机会随手把垃圾扔在地上,饭店也把污水往门前一泼了事,小镇很容易出现“垃圾堆”“污水带”。

“2017年,我来到唐古拉山镇旅游,沱沱河水量不大,沿岸还有垃圾。”徐燕说,“这场景让我心痛,我心里想,这就是我们喝的长江水吗?”

今年,再次来到唐古拉山镇,徐燕却看到另一番景象——

沱沱河沿岸几乎不见垃圾,小镇街面干净整洁;餐馆、宾馆的垃圾、污水由清运车统一收集处理;往来的货车司机在车里自备了垃圾桶。

这一群人,在源头守护长江 这是2024年5月26日在长江源头地区拍摄的班德湖一角(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徐燕申请加入的志愿者组织是我国的民间环保力量之一,组织发起人杨欣说:“志愿守护长江的人越来越多,政府的保护力度越来越大,社会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长江源头的环境越来越好。”

作为一名户外运动爱好者,杨欣在亲近自然的同时,看到了污染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的破坏。

20世纪90年代,杨欣开始从事守护长江源的公益环保活动,并于1995年在四川省成立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以下简称“绿色江河”)。这个组织负责招募志愿者,在长江源头组织发起自愿捡拾垃圾行动,进行生态环保公益宣传,并监测保护濒危野生动物。

这一群人,在源头守护长江 5月26日,班德湖野生动物观测站站长张锡荣在湖边巡护(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杨欣说,绿色江河招募的志愿者一次志愿服务一个月到三个月不等,每期招募2人到30人。从2001年至今,已有约3000名志愿者加入到保护长江的行动中。“一些申请人的年龄甚至超过60岁。”

徐燕就是志愿者之一。她的志愿服务为期一个月,前三周在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最后一周到长江正源沱沱河上游班德湖,负责野生动物监测。“期间,我会捡拾垃圾,带往来游客参观保护站、宣传环保知识。”徐燕说,“每天工作都很充实,连晚上睡觉也格外香。”

这一群人,在源头守护长江 5月25日,在长江1号邮局,吐旦旦巴(右)与访客分享自己保护江源的故事(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不仅是环保组织,在地方政府发动下,一批当地群众也组成了生态管护队伍。

“没有工资我也愿意干。”2017年退休后,新文申请到了一份新工作——沱沱河的民间河长。从此,骑着摩托车巡护7公里长的河道、捡拾垃圾,成为他的日常。“我是喝着沱沱河水长大的,保护河水是我应尽之责。”新文说。

记者在唐古拉山镇看到,像徐燕、新文这样的江源守护者不断沿街向游客、过往车辆司机进行公益环保宣传。在他们带动下,一些司机、游客自发将垃圾带到临近城市处理。

这一群人,在源头守护长江 这是2022年7月21日在青海长江源地区拍摄的冰川与湖泊(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群众环保意识的提升,离不开当地政府的管理。唐古拉山镇镇长白玛多杰说,政府工作人员每隔两到三天,就会到沿街商铺检查垃圾处理是否规范。此外,全镇85.25%的行政区划面积划入了生态保护红线内,这意味着这里严禁开发、严格保护。

在唐古拉山镇北侧,地方政府支持绿色江河建设的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已经运营13年,每年来这里的志愿者不少于120人,处理垃圾超过100万件。

走进保护站,志愿者们留下的明信片写着美好祝愿——我祝长江更加美好,更加清澈。

站在江源,一江碧水承载着守护好母亲河的信念,东流入海。

转载请注明来自语言学习,本文标题:《这一群人,在源头守护长江》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