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扫码领免费鸡蛋被偷开免密支付 贪小便宜易泄露信息

老人扫码领免费鸡蛋被偷开免密支付 贪小便宜易泄露信息

facai369 2024-10-23 新闻动态 447 次浏览 0个评论

不久前,山东的李女士发现她的父亲为了领取一盒鸡蛋,扫码成为了当地一家新开业小超市的会员,并被拉入了一个数百人的社交群。群主声称会不定期免费发放各种礼品。直到有一天,父亲花1000元购买了6袋酸奶粉回家,还乐呵呵地称这款产品有“增强免疫力”的奇效,李女士才意识到父亲陷入了扫码骗局。

与父亲沟通后,李女士了解到,老人沉迷于扫码已经有一段时间,有时是扫码领礼物,有时是扫码做任务领红包,甚至参与过刷单。家里多出来的纸巾、抽纸盒、面条等都是父亲扫码得来的。李女士表示,老人总以为能通过扫码占点小便宜,却不知背后暗藏风险。

类似的情况在许多老年人身上都有发生。他们沉迷于扫码,但缺乏对二维码背后风险的认知,导致被骗。例如,在公园锻炼时被“免费领礼品”的吆喝声吸引,扫码时信息泄露导致银行卡被盗刷;看到“创业者”以小额红包为诱饵推广二维码,扫码后社交账号密码被盗,批量发送涉诈短信;还有人沉迷于扫码做刷单任务,结果发现是骗局。

专家提醒,数字信息时代,一些老年人容易沉迷网络,因缺乏判断能力而权益受损。因此,老年人要提升自我保护意识,了解二维码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止因小利上当受骗。遇到个人信息泄露时,应立即解绑、冻结账户,并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老人扫码领免费鸡蛋被偷开免密支付 贪小便宜易泄露信息

天津的刘先生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他的70岁父亲热衷于扫码领东西,经常叫上同龄人三五成群地前往。尽管刘先生多次提醒父亲不要随便扫码,但父亲仍然痴迷于此。幸运的是,至今还没有上当受骗。

相比之下,李女士的父亲就没那么幸运。那家超市平时只售卖面粉、面条、鸡蛋等商品,隔三差五会给邻近的老年人免费发放鸡蛋、小推车等。突然有一天,超市工作人员开始向老年人发放酸奶粉和酸奶机,声称这是某品牌厂家的免费促销活动。为了增加互动,对方还在群里发放小额红包,鼓励老年人分享自制酸奶的照片和视频。一段时间后,群主称有线下保健讲座可以免费听,只要听课就有礼品赠送。李女士的父亲和其他群友每天早上6点半就赶去听课,中午12点回家。讲座内容都与酸奶粉相关,宣称其具有改善肠胃、调节胃酸、增强免疫力等奇效。最终,父亲等人纷纷掏钱购买酸奶粉。然而,这些所谓的功效并不可信,超市不久后也人去楼空,社交群也被解散了。

即使被骗后,李女士的父亲并没有吸取教训,后续仍继续扫码做任务,结果非但没有领到红包,反而搭进去了不少钱。还有一些老年人因为扫码领取礼物,导致社交账号泄露,差点酿成大错。河北的苏女士发现母亲的账号发布了一条不雅视频,原来是母亲之前参加了一个“地推”活动,扫码后把手机交给“工作人员”操作,导致社交账号被盗用。苏女士赶紧修改了所有账号的密码,移除了非本人登录设备,及时止损。

此外,一些老年人因沉迷于扫码落入刷单陷阱。江苏的张女士平日喜欢在短视频平台扫码做任务领红包。她看到一则兼职广告后,扫码添加对方为好友,按照要求开通信用支付并在购物平台充值话费50元。随后,对方称她操作错误,让她再次分批购买了2990元的充值卡。购买完成后,张女士发现充值卡已被使用,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退休在家的王女士则因想提高剪辑水平,看到免费教程便扫码学习。一天,她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一则广告,宣称只需在家操作手机就能赚钱。心动之下,她扫码加入了群。入群后,群主给所有成员上了5天培训课,课程内容主要是“成功学”。经过几天的“洗脑”,王女士花了2880元购买了一套视频剪辑课程。实际上,这些教学视频的内容简单老套,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到。意识到被骗后,王女士联系对方申请退课退款,却被拒绝。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许光建指出,部分老年人对数字社会的发展还不适应,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坑骗对象。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主任周旭亮认为,老年人生活节俭、爱贪图便宜且风险防范意识较弱,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常见的扫码骗局类型多样,包括网络谣言、虚假广告、网络诈骗等。

如何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周旭亮建议,建立健全老年人权益保护机构,设置专门的法律援助中心,畅通维权渠道。家人要多与老人沟通交流,分享信息社会的各种经验,提升老人的判断能力。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大对网络诈骗行为和违法人员的打击处罚力度,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帮助老年人解决实际困难。当老年人陷入扫码骗局时,应及时与家人沟通,固定好证据,并向公安部门或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提供线索,必要时可通过诉讼渠道维权。

转载请注明来自语言学习,本文标题:《老人扫码领免费鸡蛋被偷开免密支付 贪小便宜易泄露信息》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Top